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您可以選擇訪問: 保山市 隆陽區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

                          保山搜索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新聞中心 社會民生

                          保山市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促進鄉村產業與鄉村電商融合發展

                          2023-09-12 15:28 云南日報 李建國

                          保山市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促進鄉村產業與鄉村電商融合發展

                          —— 競逐新賽道 跑出加速度  

                          “老鐵們,重樓已經挖好了,今天安排發貨,歡迎下單……”保山市隆陽區瓦渡鄉土官村的平房內,村黨總支書記楊映正在做直播。

                          作為村黨總支書記,楊映在基層一線摸爬滾打多年,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瓦渡鄉農特產品豐富,但像重樓這種品質上乘的生態山貨卻一直賣不上好價錢。”楊映說,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家鄉的好山貨很難打開市場。

                          “為帶動山貨出山,保山市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促進城鄉生產和消費有效銜接,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楊映介紹,搭上電商“快車”后,土官村成功售出了曾經滯銷的重樓。

                          近年來,保山市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推動鄉村電商發展的有效路徑,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不僅把當地豐富的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還吸引了一大批高校畢業生和青年回鄉就業創業,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截至目前,全市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超過4.5萬人、網店1.34萬個。今年1—6月,全市網絡交易額完成66.75億元,同比增長2.88%,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完成8億元,同比增長95.6%。

                          “不離地不離鄉,致富增收用好電商。”這是近年來保山市基層干部常說的一句話。“我們盤活閑置資源,建立農微市場,積極為村民提供場地、設施等支持,并邀請直播團隊帶貨,助推農特產品銷售。”昌寧縣田園鎮勐廷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子哲介紹,借助互聯網之力,推動電商向鄉村擴延,勐廷社區開辟了“數商興農”新賽道。

                          “在保山,越來越多的鄉村因電商活起來,越來越多的群眾因電商富起來。”保山市商務局副局長趙興芳介紹,各地立足本地資源,推行“行業大黨委+行政村黨組織+黨員+電商”發展模式,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示范直播,積極為群眾農產品代言,助力鄉村產業插上“電商翅膀”,讓優質農產品賣上好價錢。     

                          十幾平方米的小屋,調音臺、補光燈、綠幕、展示樣品一應俱全……在騰沖市荷花鎮甘蔗寨立茵堂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直播基地,直播帶貨熱氣騰騰。

                          190萬元、396萬元、1014萬元、1500萬元,這是立茵堂種植專業合作社2019年至2022年銷售農產品及綠植產品的成績單。“一開始沒有訂單,慢慢地一天有幾十單、上百單、上千單。”立茵堂合作社黨支部書記藺曉蓉介紹,“美麗鄉村”自帶流量,電商產業大有可為。

                          2015年以來,保山市出臺《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支持各縣(市、區)累計建成冷藏低溫庫、速凍庫等190座,村級電商服務站點489個,快遞服務覆蓋883個建制村,39個符合通郵條件的抵邊自然村全部通郵。

                          鄉村電商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更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堅強有力保障。近日,保山市印發《關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推動鄉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實施鄉村電商人才培育、產業延鏈強鏈、直播電商擴面提質、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典型引路輻射帶動、黨組織黨員服務電商插旗攻堅“六項行動”,提出20條具體措施,并配套制定《任務書》、細化分解58項具體任務,將工作任務項目化、清單化、具體化,為鄉村電商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在各級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下,保山市涌現出“甘蔗寨立茵堂”“老頭花卉”“一座保山”“騰味電商”“中咖”等一批“頭部”電商品牌,打造出咖啡、茶葉、石斛、綠植等一批富民產業,越來越多的“土特產”成為“網紅貨”,有效拉長了產業鏈,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為廣大農民拓寬了增收之路。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市主要農特產品網上銷售額超過18.2億元,其中,咖啡4.5億元、茶葉3億元、石斛1.2億元、水果2億元、珠寶玉石7.5億元。

                          “大家看到了嗎?這就是我給大家準備的龜背石斛花,品種稀少。”在龍陵縣平達鄉,王紅艷打開手機,開啟了直播帶貨的工作。

                          “養得專業,也要賣得專業。”王紅艷總結了大量直播經驗,“即使不上線直播,也要勤發視頻,多曬訂單,保持更新。”作為“老頭花卉”的主播,王紅艷通過幽默的語言風格和物美價廉的產品,迅速吸引了12.6萬粉絲的關注,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帶貨網紅”。

                          6名主播、6名后臺運營、5個種植基地,目前“老頭花卉”營業額已突破1000萬元,帶動平達鄉70余人就業。“接下來,我們將復制石斛花卉的模式推廣其他農產品,把更多農特產品帶出大山,帶動更多人就業、增收。”提及未來,王紅艷表示,采取“基地+農戶+公司”的運營模式并推行訂單農業后,今年的營業額有望突破2000萬元。

                          數商興農,人才是關鍵。“近年來,商務部門累計開展農村電商培訓1435期,惠及14.37萬人次,人社、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開展職業技能、農村網絡創業、巾幗電商等培訓230期、8000余人次。”保山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科長范蕊介紹。

                          保山市積極引導傳統涉農企業“觸網”營銷,支持返鄉大學生、農村帶頭人等個體依托電商創業興業。截至目前,累計孵化電商企業217家、創客578名,發展培育市場主體344家,直接或間接帶動高校畢業生、返鄉青年等群體創業就業2.4萬余人,為助力鄉村振興、激活縣域經濟發揮積極作用。

                          “一業興帶動百業旺。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不是簡單地通過網絡把農產品賣出去,而是推進鄉村電商產業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保山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表示。

                          保山市將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扎實做好“土特產”文章,壯大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主導產業,打造一批影響力大的特色品牌,促進鄉村產業與鄉村電商融合發展、提質升級,努力把保山建設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競爭力的鄉村電商輻射中心。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日韩精品欧美专区国内精品_国产日韩3 在线观看_无码精品亚洲毛片AV_一级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