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廟水庫水利標準化管理工程 數字賦能隆陽水利智慧化建設
近年來,隆陽區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快信息化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強化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利業務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動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智慧水利轉變。
北廟水庫是一座以城鎮供水、防洪、農業灌溉為主的中型水庫,承擔著保山中心城市40萬人飲用水任務,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云南省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保山人民的“飯甑子”,是“滇西糧倉”的重要保障。為全面提高水庫安全管理標準化水平,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云南有限公司隆陽分公司聯合中移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對北廟水庫進行整體信息化升級改造,利用移動5G+AIOT、移動千兆光網、北斗高精度衛星定位等先進技術實現水庫自動監測設備全局把控,監測數據實時匯集,助力隆陽區水利實現智慧化建設。
2023年初,北廟水庫信息化建設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包括水庫流域雨水情自動測報、大壩安全監測、水庫關鍵部位視頻監控、信息中心機房以及北廟水庫綜合管理平臺系統建設。
為實現對水庫運行狀態的全程全要素實時監測、動態分析,有效補足人工管護短板,北廟水庫在庫區及流域范圍內設置雨量、水位、流量、壩面滲壓、形變位移、滲流6類共41個監測站。同時,北廟水庫管理平臺嚴格按照水庫標準化運行管理辦法進行水庫關鍵運行數據的顯示和預警閾值的設置,前端監測設備可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將水庫運行數據實時上傳至管理平臺,大力推進“數字+監管”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隆陽區中小型水庫工程管理中心北廟水庫管理站支部書記趙素菊介紹,當運行數據超過預警閾值,平臺將根據預設的三級告警層級,通過平臺、短信、App等形式及時通知工作人員對預警信息進行研判和處置。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可通過App端聯動平臺,對現場巡檢及處置結果進行反饋。北廟水庫信息化建設不僅能提高監測準確度,還能節省人力,給水庫日常運行維護工作帶來便利。
在水利智慧化建設中,隆陽區通過利用中國移動5G技術,有效提高了北廟水庫的運維能效、預警時效和反應機制,為水庫防汛指揮調度提供信息保障,全面提高了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庫安全運行水平,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據了解,2023年3月北廟水庫順利通過水利部標準化管理考核評定,成為西南地區首家國家級水利標準化管理工程。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